文物里的国潮 | 探秘超古早的“快递密封条”
来源:网络 热度:84℃ 2024/12/11 22:21:39
广告位26:文章内页(全站)
古人收到“快递”时, 如何确保“快递”全新未拆封, 为武则天卖过力的“泥饼子”, 大唐盛世的“密码锁”, 在纸张尚未出现的时代, 古人把信件、公文写在木板上, 然后以绳捆扎, 将竹简捆好后, 用泥封在结绳处, 并在泥上加盖印章, 压出印文, 以便于传输, 这个泥块就是“封泥”, 封泥的主要作用为密封, 印章则用于身份认证, 具有重要补史价值, 二者联合使用, 作用就像是档案袋上的密封条, 以确保「快递」「文书」的信息安全和内容完整, 如果有人心怀不轨, 想窥探这些物品里的小秘密, 拆了的封泥是难以复原的, 这就是古人防偷窥的小发明, 封泥流行于秦汉魏晋, 唐朝以后逐渐消失, 但它并没有消亡, 一些特定物品还会使用, 在众多的封泥中, 今天的主角它的名字叫“扬州都督府之印”封泥, 现落户于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, 它可是大有来头, 封泥墨文隐约可见, 记述了证圣元年(公元695年), 扬州大都督府长史、安平郡王武攸绪, 与扬州都督府幕僚官员, 为女皇武则天进贡的史实, 1400年前, 洛阳与扬州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, 让这块封泥“定居”在了洛阳?, 这事还得先说一下隋炀帝, 他整修大运河的工程, 首次贯通了南北, 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, 北到北京, 南到杭州的隋唐大运河, 这使洛阳成了运河明珠, 同时,国家粮仓也落户于此, 唐朝时也因洛阳的雄厚实力, 被唐高宗定位东都, 而此时扬州也是大运河上的一线大城市, 经济、商业空前繁荣, 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后, 武则天废除了唐中宗, 临朝称制, 徐敬业起兵造反, 武则天凭借洛阳强大的粮仓做后盾, 确保了军队的后勤补给, 为平定徐敬业叛乱起到了关键作用, 公元690年, 武则天正式掌权并定都洛阳, 经这一战, 武则天意识到了扬州对于洛阳的重要战略作用, 她任命侄子武攸绪驻守这里, 封他为成平王, 任扬州都督府长史, 扬州就成了“后方大本营”, 确保她的武周朝廷可以有稳定的漕粮供给, “扬州都督府之印”封泥作为贡品的封装标记, 见证了女王专属贡品的运送全过程, 封泥虽小却是信任与责任的印证, 这也是延续千年的职场生存法则, 见证了唐朝因运河而兴的繁荣, 是城市之间交流的重要印证, 对研究隋唐时期朝廷文书和政令, 通过大运河传递有着重要意义, 而封泥还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, 它的拓片也为后世的篆刻家提供了借鉴, 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, 封泥, 穿越千年的缄默守护者, 将古人的智慧与秘密轻轻封存, 每一块都是开启往昔岁月的钥匙, 让历史的温度在我们指尖流转, 古人收到“快递”时,原标题:文物里的国潮 | 探秘超古早的“快递密封条”
特别声明:本站属个体站点,非官方网站。本站的文章内容由系统自动采集,不保证其真实性,敬请自行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并请谨慎使用。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