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乎无死角碾压 AMD五代EPYC对飙Intel六代至强 毫不留情!
来源:网络 热度:116℃ 2024/10/16 21:47:57
广告位26:文章内页(全站)

引言
AMD 和 Intel 之间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处理器大战硝烟再起,战况空前!Intel 正在陆续发布全新设计的第六代至强 6 系列,而 AMD 则祭出了同样全新的第五代 EPYC 9005 系列,可谓针尖对麦芒。
两强相争的历史
曾经,AMD 在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市场上几近消失;曾经,Intel 几乎完全垄断了整个行业。
七年来,双方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激烈交锋,AMD 无疑气势更盛,无论产品发布节奏还是规格性能提升,都步步为营,一点一点改变了行业格局。第三方机构统计显示,AMD 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 34%,并且合作生态也日渐繁荣。
Intel 在对手的强势挑战之下,也是一路马不停蹄,一度因产品延期导致的混乱也终于过去,正在重新起航。
最新对决
这一次,双方都是有备而来,都是气势如虹。究竟谁更胜一筹呢?
架构设计:大小核之争
有趣的是,AMD 和 Intel 都将所谓的大小核架构设计引入到了数据中心,但具体做法是完全不同的,这也直接导致双方产品的实际表现迥异。
AMD:同构大小核
AMD 的做法是同构大小核。第四代 EPYC 率先吃螃蟹,首次划分出了 Zen4 和 Zen4c 两个版本,分别对应 Genoa EPYC 9004 系列和 Bergamo EPYC 97x4 系列两条产品线。
Zen4 和 Zen4c 都基于完全相同的底层微架构,拥有完全相同的 IPC 性能、ISA 指令集和技术特性。唯一不同的是,Zen4c 的三级缓存更少一些,主频更低一些,但在同样的 5nm 工艺下,核心面积缩小了大约 35%。
对于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来说,不需要考虑二者的不同,也不需要专门的适配与优化,可一视同仁。只是将它们用在不同的负载和场景而已,其中 Zen4 是常规的通用计算,而 Zen4c 则主攻高密度云计算。
Intel:异构大小核
Intel 走的是异构大小核,在至强历史上首次兵分两路,为此放弃了延续五代的至强可扩展的名号,改为更简单直接的至强 6。
至强 66000E 系列代号 Sierra Forest,首次将 E 核(能效核)引入数据中心,而且只有 E 核,专门针对高密度运算和可扩展负载。
至强 66000P 系列代号 Granite Rapids,只使用传统的 P 核(性能核),主打高性能计算和 AI 负载场景。

它们都延续了以往的分离式模块化架构,其中核心计算模块升级为 Intel 3 制造工艺。
至强 6E 系列首发只有一种计算模块,144 核心 144 线程——是不支持超线程。
至强 6P 系列则有四种计算模块配置:单个小模块 16 核心 32 线程、单个大模块 48 核心 96 线程、两个大模块 96 核心 192 线程、三个大模块 128 核心 256 线程(理论上应该是屏蔽了 4 个核心以保证良品率)。
产品布局:128 核心大战 128 核心,384 线程大战 288 线程
接下来,我们看看双方第一批新品的产品线布局,也是很有趣。同样走高低搭配的路线,同时在核心数量和线程数量上紧咬 AMD 不放。
AMD EPYC 9
特别声明:本站属个体站点,非官方网站。本站的文章内容由系统自动采集,不保证其真实性,敬请自行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并请谨慎使用。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 |